天津港口协会简介
一、天津港口协会的产生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指引下,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加快港口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国各地港口普遍开展了为深入研究港口生产、建设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讨论活动。国家经委、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部和中国运输经济研究会,对开展这一活动十分重视,一直给予了直接地指导和大力地支持。 一九八○年八月,交通部科学技术情报所和天津港务局在天津联合召开的港口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上,由天津港、上海港、长航局和其他沿海港口等单位的代表倡议,成立了中国运输经济研究会港口分会筹备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并报经中国运输经济研究会批准,于一九八一年七月,在安徽贵池召开的港口学术讨论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运输经济研究会港口分会。一九八二年六月,在烟台第二次全国港口学术讨论会上,制定了《港口分会章程》,产生了港口分会理事会,推选李维中同志(原交通部副部长)为名誉理事长,柴保中同志(原交通部港口局局长)为理事长,组成了常务理事会。并设置了秘书处,作为港口协会常设办事机构。同年十一月,在重庆召开了港口分会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根据形势的发展,一致通过在“港口分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港口协会”。一九八三年二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同意接纳中国港口协会为该会的团体会员。同年五月,中国港口协会在广州召开了一九八三年年会和理事会,讨论通过了《中国港口协会章程》,并对港口协会的今后任务和当年工作安排做了全面部署。 天津港务局在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根据中国港口协会的要求,于一九八二年底,由李伦炳、唐本政同志牵头组成了天津港港口管理协会筹备组,起草了协会章程(讨论稿)。一九八三年一月十日协会筹备组向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发出了《关于组织天津港港口管理协会的通知》。经过酝酿和准备,第一批参加协会的会员有七十七人。同年八月十一日召开会员大会,正式成立了天津港港口管理协会。会议选举了二十五名理事,推选李华彬同志为名誉理事长,祝庆缘同志为理事长、李学铭、李伦炳同志为副理事长。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协会章程,和一九八三年下半年至一九八四年上半年的协会活动安排。 一九八四年二月八日,经第二次理事会确定,“天津港港口管理协会”改组为“天津港口协会”,李华彬同志仍任名誉理事长,改选刘树森同志为理事长,祝庆缘、李学铭、李伦炳、冯玉友同志为副理事长。并明确冯玉友同志为专职副理事长。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七日,协会召开第三次理事会,会议决定李学铭、冯玉友同志不再担任副理事长,增选杨洪珠同志为副理事长,负责协会常务工作;崔世惠、刘玉铎同志为专职正副秘书长。现有理事四十四人,均系机关处室以上领导及各基层单位行政负责人,也包括了一些退居二、三线,富有港口管理经验的老同志。
二、港口协会的组织情况
天津港口协会目前作为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在行政上受天津港务局领导。同时,它又是中国港口协会的一个团体会员,在业务上受中国港口协会和天津港务局双重指导。 中国港口协会(会址在上海),现拥有会员三千八百多人,在全国已有三十四个港口和省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港口协会,还有二十九个港口成立了港口协会筹委会。中国港协除设置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外,根据工作开展的需要,目前还设有规划发展委员会、经营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经费管理委员会和港口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正在建立的还有港政管理委员会,分别不同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作为中国港口协会的参谋咨询、学术研究、推广经验,交流信息等专业活动的工作机构。 中国港口协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组织,为便于工作的开展和指导,将全国的各港口协会划分为东北片、华北片、华东片、华南片和长江水系片,分别设立大连、天津、上海、广州、武汉五个联络处和一个北京办事处。这些地区性的联络处和办事处是中国港口协会的派出机构,负责组织指导中国港口协会所部署的工作任务在本片内的贯彻实施,开展地区性的学术交流和经济、技术经验的交流活动,并及时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 天津联络处分管的华北片(包括天津市和河北、山东两省)的港口中,现已成立港口协会和正在筹建协会的有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石白港和河北省航运局、天津市交通局港务管理所、山东省交通厅航运局所属的青岛、龙口、威海港及交通部一航设计院等单位。 天津联络处主任为刘树森同志,同时也是天津港口协会的理事长;天津港口协会的专职秘书长,同时也是联络处的秘书长。因此天津港口协会除承担自身工作外目前也兼管天津联络处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天津港口协会还根据“一协对多协”的原则,分别对天津市交通运输会、天津市企业管理协会等组织,也建立了联系,代表天津港务局作为该协会的成员,参加有关活动。 天津港口协会自成产以来,到目前已有会员一百八十一人,局机关绝大部分处室和各基层单位均有会员参加。会员发展中着重吸收那些对港口经济和技术等某一方面工作、业务比较熟悉,具有一定经验和专长、而又热心于港口事业和协会工作的同志参加到协会中来,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积极性。在现有会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占百分之四十二。 协会下设三个专业组,即规划组、科技组和管理组,分别负责组织有关调研课题的研讨和交流。在全局各主要基层单位均设有联络员,与协会秘书长经常联系,一方面传达有关协会工作安排,一方面注意了解基层活动情况,听取基层单位意见。最近并已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制度。
三、两年来港口协会的主要工作
天津港口协会成立两年来,除建立健全协会组织,积极发展会员以外,还进行了以下一些主要作: 1、举办现代化管理知识讲座。为提高干部业务技术水平,传播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协会自一九八四年三月份起至今年上半年来进行了七次讲座。内容包括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概论、港口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预测技术及其在港口的应用、电子计算机简介和应用、天津港杂货泊位利用中的研究等。讲座由协会约请本局的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处长等担任。参加听课的为本协会会员及处室和基层单位负责同志。每次讲座,都根据讲课人的讲稿事先印发讲义。由于在讲座中紧密结合港口生产、建设的实际,使听课人普遍感到很受启发,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2、编辑出版了《港口科技与管理》。主要为了在本局内活跃港口科技与管理方面的学术讨论,沟通信息、交流研究成果与经验。自一九八四年五月创刊,当年出刊两期;今年按计划每季一期,已出刊三期。先后共发表了港口体制改革以及港口生产建设有关问题的各种论文三十多篇,另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及工作经验介绍等十多篇。 3、根据协会工作要为港口服务,当好行政领导参谋的精神,协会围绕和配合着本局行政中心工作也参加了一些专题调查活动,如讨论港口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装卸工人计件工资调查等。今年七月局成立了咨询组,协会的一位同志也作为该组的一名组员,定期开会,就有关全局性经济、技术问题,参加研究讨论,提出意见。 4、组织我港协会会员完成了中港国口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课题的研究。两年来撰写的论文有:《关于港口考核指标设置的意见》、《试谈天津港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问题、《关于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几个问题》、《加强集装箱码头自身建设,迅速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关于开展水上过驳问题的探讨》、《天津港口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试论新技术革命对港口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等。其中大部分已在《中国港口参改资料》刊物上发表。 天津港口协会由于成立时间不长,缺乏经验,还有不少工作没有很好开展起来,特别是针对本港发展建设和经营管理中急待探索解决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协会广大会员的作用,出谋献策,各抒己见,还做的很不够;基层单位的协会组织还不健全,有待今后的加强和努力。 最近,中国港口协会正在研究修改协会章程,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在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新形势下,今后的港口协会将由目前仅侧重于理论学术研究的群众团体,逐步过度,创造条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由从事港口行业和有关港口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在自愿为港口共同利益服务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社会经济团体。它将在政府经济率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企业愿望,传达政府意图,推动港口行业的改组、改造和改革,促进港口问的横向交流和相互协作,维护港口的合法权益,帮助港口企业增强活力,不断提高港口的经济效益。按照这一要求,必将赋予港口协会以更为繁重的任务,而港口协会的工作也必将突破现有的范围,取得更大地开展。
|